【书籍】《胜利道歌·浅释》
因此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上师,若能经常这样行持,那将来的将来也就会越来越吉祥和圆满。
比如像有些密宗论典当中讲,在将来的七世会越来越增上吉祥,经常对上师恭敬和依教奉行的这种人,最终肯定会取得成就。
以前,莲花生大士的弟子降魔金刚不敢请求莲花生大士给他灌顶,他就想在空行母益西措嘉面前得到灌顶,于是他在一只乌鸦的颈上捎上一张纸条,请求空行母赐给他金刚橛的灌顶,但空行母把乌鸦颈上的信看后并没有给他回音。
后来就有十二尊护法神显现在降魔金刚的面前,但他没有向他们求受灌顶,再后来金刚橛亲自显现时,他也没有祈求灌顶,他说,我最好在莲花生大士前得受灌顶。
中午,莲花生大士就亲自显现在空行母的面前,说是初十的时候让降魔金刚来,我可以给他灌顶。所以对上师必须要尊重,上师比本尊还重要。
——法王如意宝
《胜利道歌·浅释》第一课
能知所知坛城中
所需诸义极显者
执持智戒贤功德
具德上师祈久住
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胜利道歌·天鼓妙音》。讲《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主要是因为上师仁波切的教言,之前上师仁波切曾提到,希望我们能共同学习《胜利道歌·天鼓妙音》。
首先向大家介绍这部论的来源。《胜利道歌·天鼓妙音》是我们的传承上师法王如意宝所造,法王如意宝一生中造了几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论典,比如《忠言心之明点》《教诲甘露明点》等等,均极具窍诀性和代表性。
为何要造这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有这样一个因缘:1995年法王如意宝打算出国游历,抵达成都办护照时出现了违缘,同时法王如意宝也示现生病。当时法王如意宝除了吃饭外,一直处于光明的禅定境界中。弟子们都非常着急——上师这样显现也不知是什么密意。直到有一天,在法王如意宝的梦境中出现了他的四位上师: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和罗珠上师。
四位尊者分别赐予了法王如意宝不同的加持和教言:
- 首先是阿底峡尊者,他一直缄默不语,默默地看着法王如意宝;
- 仲敦巴尊者对法王如意宝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因为阿底峡尊者非常垂念你,到3月10号时,所有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浪都会中断,你明白这其中的含义吗?(意为法王的病会痊愈);
- 而此时全知麦彭仁波切示现了忿怒相,一直在猛烈祈祷莲师;
- 罗珠上师则对法王如意宝开示说:“你应该安住于本来光明的境界中,出定后以自他相换的菩提心来利益众生,如是一切违缘将会消于虚空……”之后也融入于光明之中。
果真,到了3月10号法王如意宝所有的疾病在显现上都得以遣除,法王如意宝立即返回了学院。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回到扎西持林之后我们也非常欢喜,同样的,当法王如意宝回到学院,四众弟子非常非常地欢喜。于是法王如意宝在僧众中即兴唱起了一首道歌,正是这首《胜利道歌》。因为这个殊胜的缘起,法王如意宝把学院汉族弟子的教学分部命名为“金刚降魔洲”,意为“获得胜利”。
《胜利道歌·浅释》顾名思义是能获得胜利的一首道歌,法王如意宝是依靠祈祷他的传承上师遣除了弘法利生事业中的所有违缘获得胜利的。而我们修学佛法遣除违缘,主要依靠谁呢?是依靠我们的大恩根本上师。于此教言中法王如意宝为我们开示到:
要想遣除违缘,必须要依靠传承上师们的加持。通过祈祷传承上师获得胜利有很多种方法:
- 有时我们可依靠念诵上师祈祷文获得加持;
- 有时可依靠顶礼或转山的方式获得加持;
- 还有就是法王如意宝说过的,做任何事之前——任何弘法利生的事业、讲课或修行之前,哪怕能念诵一遍《胜利道歌·浅释》,所有的违缘都能得以遣除——这就是这部论典的殊胜性和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由于这不可思议缘起,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让我们学习这部《胜利道歌·浅释》。希望大家学习之后,一方面可以了解《胜利道歌·浅释》,另一方面可以遣除我们在依止上师过程中的所有违缘。
一般在讲课之前都会介绍所得的传承,对于这部法王如意宝所造论典我得过几次传承:第一次是从大恩根本上师(希阿荣博堪布)这里得到的;第二次是索达吉堪布;后来是为我讲课的堪母,她每年讲课之前也会学一遍。总得说来应该是得到过四次(或五次)传承。
为什么要向大家介绍传承从何而来?因为佛法的传承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可归纳为两点:第一,确保佛法的完整性——我的上师是怎么告诉我的,我也怎么讲,没有加入我自己的分别念,没有道听途说,也没有缺漏和增加。而这些是上师们的智慧流现,上师们的智慧和我们凡夫人的分别心不同,这就保存了佛法的完整性;第二,确保佛法的纯粹和清净性,虽然佛法的完整性通过传承得以保存,但有时我们看到佛经后会有自己的理解,是对还是错我们也不知道,就是些自己的感悟而已。如果佛法依靠个人的感悟这样流传下去,就不会有可靠性和清净性,会慢慢地变质,变成“个人的法”或个别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相反,如果是从上师那里听来的而并非自己的分别念,就可以保持佛法的清净性。
所以,大家在听闻学习任何一部论典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讲法者的传承到底从哪儿来,如果讲法者没有传承,虽然可以共同学习和探讨,但是有传承就更具有加持。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课时也说过:他讲课从来没有掺杂过自己的分别念,都是上师们怎么讲他就怎么讲。讲解佛法真的不需要夸张,不需要自己的形容或是自己的理解,也不需要再去扩展,我们只要如实地理解上师们所讲的法义就已足够。
以上讲了法王如意宝为什么要造论,又讲了传承,接下来讲为什么要学习《胜利道歌·浅释》,可简单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从自身来说,在未学习佛法之前,我们真的可以说非常可怜,因为没有佛法,生命中遇到的很多事都无法解决,我们非常无助、苦恼和孤独,只能苦上加苦或苦中作乐地去寻求物质或金钱上快乐。好在遇到了大恩根本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上师没有舍弃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来救度我们,今天每一个在座的人都离不开上师仁波切的加持和恩德。可以稍微回忆一下,从遇到上师直到今天,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发生了很多转变:从此有了依怙,不再迷茫,不再痛苦;很多事可能暂时还无法解决,但已经有了答案,有了路,有了上师,知道该如何走,这就是上师赐予的加持。但是,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因缘,还有如需要自己有足够的福报和智慧,否则就会出现很多违缘,此时单单依靠自己的能力真的很难战胜违缘。
就像我们想要来一趟圣地扎西持林,往往需要请假,需要再三和家里人沟通,也许来了只能住三四天就得走,不能经常亲近上师……又或者回到家里修法,有时很精进状态很好,有时因为琐事耽误了修法等等。当诸如此类的违缘来临时我们怎么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它是很难的,必须依靠不可思议的传承加持力,而不可思议的传承加持力就体现在这部《胜利道歌·浅释》上。法王如意宝曾说:你不需要证悟,不需要背诵,你只需要念一遍就足够了,它就可以遣除你所有的违缘。
对这部论我们要生起信心,满怀信心祈祷上师的加持,依靠这种祈祷力,自然可遣除依止上师过程中的所有违缘。
第二,我们不仅要遣除自己的违缘,还要为了一切众生能够顺利修学佛法而遣除违缘。我们自己得到了快乐,还有朋友、家人,甚至很多不认识的人以及其它众生,他们都没有得到佛法的甘露,我们应把佛法弘扬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遣除违缘,也要为了他们来学习这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
下面对这部论的名字《胜利道歌·天鼓妙音》进行解释。
这里的“胜利”并不是指打败了敌人获得胜利,或者吵架吵赢了的这种胜利,它是指修行中获得了上师三宝的加持,遣除了内、外、密的一切违缘。有时我们可能会想:有上师多幸福啊,好好修行就可以了,我们能有什么违缘呢?其实仔细分析,违缘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外在的违缘。比如天魔的干扰,工作中的违缘。
第二,也最主要的违缘即我们心中的违缘。正如《大智度论》云: “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注]” 所有能够摧毁你善根的法,都叫作“魔”。
反观自心,什么是魔?
- 比如谈到出离心,我们倘若对世间生起贪恋之心,有很多世间的东西放不下,障碍了出世间的解脱,这就是魔;
- 再比如,当我们发起菩提心时会想:“我今天要利益众生”,在这里时特别精进想着要出去利益众生,接下来下课出门找不到鞋子,就想:“完了,我的鞋子呢?”然后开始琢磨:“哪个师兄那么讨厌把我的鞋穿走了!”如果出去正好是因为要去见上师那更急得不得了,看到穿你鞋子的那个师兄就想:“哎,真是太过分了居然穿走我的鞋!”就在此时,刚刚发起的菩提心马上被毁坏了——生起了嗔恨心就是违缘,是出离心、菩提心的违缘;
- 再到依止上师,我们最开始见到上师时非常地欢喜,告诉上师:“我要生生世世地依止您,再也不舍离”,上师跟您说:“弟子,来扎西持林开个法会吧”,你说“上师我忙得不得了,根本没有时间”,上师说:“弟子呀,你们要好好做功课”,可我们今天做明天就忘了,我也经常这样,这也是一种违缘;还有我们对上师的信心没有增上等等,都是违缘。
出现这些违缘怎么办?就要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题目中的“胜利”就是指自己生起出离心没有障碍,生起菩提心没有障碍,对上师生起信心没有障碍,这便是我们真正的胜利了。
比如有的师兄在扎西持林生病了,没法参加法会也没法转山,一直躺着。但他躺着时如果能想:我要救度所有众生,代受所有众生的病苦。那么他的生病就不再是违缘了!有的师兄刚到山上出现了高原反应会很懊恼地想:“我业障真重,没有福报,有高原反应”,但如果反过心念想:我要代受所有师兄的高原反应——生起了菩提心,眼前的困难就不再是违缘了。
修行越来越增上,就是这里所指的“胜利”。
“道歌”中的“道”指修行人修行的途径。当修行人通过这些途径或方便生起了一些境界,他为了把这个境界传授给弟子或利益他人,用诗歌的方式来进行宣说,即故名为“道歌”。结合刚才所讲的因缘,这部论典就是法王如意宝战胜了所有违缘之后,为了使众生也能了知获得胜利的修行途径,依靠诗歌的方式把这些窍诀性的内容宣说出来。
副标题“天鼓妙音”,天鼓是一个比喻。六道中的阿修罗和天人经常打仗,打仗的一个原因是阿修罗的女儿非常漂亮,天人把她娶回去做妻子,后来他们产生了家庭矛盾,又或者是各种因缘所致,这里不再细述。阿修罗女会回到娘家去告状,以此为因,从而挑起了与天界的战争。而每一次战争天人都能赢。对于天人为何会赢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因为天人的善根和福报因缘比阿修罗要多,靠福报力战胜了阿修罗;另一个说法是因为天人有一个鼓,每当打仗时天鼓便会自然发出一个声音:汝等天人切莫怖畏。一听到天鼓的这番鼓励天人就非常勇猛,总打胜仗。
“妙音”比喻鼓的声音,给天人以勇气使天人获得胜利,故称之为妙音。为何法王如意宝形容他的这个教言是像天鼓一般的妙音?因为它为我们的修行指明了一条道路,使我们获得勇气战胜一切违缘。
“妙”可从三方面解释:初妙、中妙、后妙,如一般所说的初善、中善、后善。初善,我们依靠这部论典修行时,首先可明白佛法修行的道次第,其次可生起信心遣除违缘;中善,通过修学可避免误入歧途,走在正路上;后善,获得佛果。有初善、中善、后善而没有任何过失,是真正殊胜的一部论典,故用“妙”形容它的功德。
以上是对《胜利道歌·天鼓妙音》题目的解释,以下正式讲本论的颂词。
一般上世间课时,老师在正式讲解之前都会出一个提纲,告诉你各个段落的大意以及文章的脉络。讲解佛教的论典也是这样,把整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佛教中将其为科判。本论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初义,顶礼句和前面的题目都包括其中,为造论之前的叙述;第二是论义,是这部论最核心的思想和内容;第三是末义,包括回向句、造论的情况及日期。
一、初义部分:如前所述。
二、论义部分有四个内容:法王如意宝首先讲到的是密法;第二部分是菩提心;第三部分是出离心;第四部分是人格贤善。这是依靠以果推因的方式讲的。
大家肯定都对密法有了一些了解或信心,密法听起来很神奇,好像只要灌个顶或看一下水晶柱就是密法,其实不是!密法就是用最精华、最窍诀的一种方式来告诉我们心的本性。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密法特别希求,因为它非常殊胜,法王如意宝说,想要修行殊胜的密法需要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修行密法不可能获得成就。
菩提心又是怎么生起来的?法王如意宝说,要依靠出离心才能够生得起来。因为如果对整个世间都非常贪恋,那肯定不想修行、不想出离轮回,每天都耽著在休息、购物等各种世间琐事上。所以寻求解脱首先要依靠出离心。
但是出离心不是这样想想就来的,它的基础是贤善的人格。我记得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总是讲一句话:这个人聪不聪明真的没关系,只要善良老实就好。这就是贤善人格的一个标准:善良老实。我们夸奖别人时都会说:“他真的很聪明”,但很少有人会说:“这个人很善良”,有时上师仁波切会说,善良就是真心为他人考虑的那一颗善心,依靠这个作为基础,进一步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慢慢就可以接近密法并修持。
这部论就是归纳了所有佛法的窍诀之后,告诉我们一条简便易行的路。可简单作个比喻:有师兄要来扎西持林,最直接的路线就是从他所在的城市坐飞机到成都,然后从成都包车到扎西持林,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先跟他讲:“你在哪里?你们城市有飞机场吗?”他说:“有”,“有火车站吗?”“有”,“有高铁吗?”,“有”… …等你把来的方式全说了一遍,然后又详细介绍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甚至连飞机怎么起飞的理论都告诉他了,这些对他来扎西持林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你只要告诉他路线,按路线走就可以了。这就是这部论典的好处:不用学那么多,就告诉你一条路,走就一定能到。这就是窍诀的重要性。
在佛教中有个关于阿底峡尊者很有名的故事。当初莲花生大士把佛法带到了藏地,后来出现了朗达玛国王灭佛事件,他当时几乎破坏了所有的寺庙,并命出家人还了俗,这位国王去世后,下一位国王想恢复佛法,便请印度的阿底峡尊者来到了藏地。尊者到了桑耶寺后看到了很多经书,问一位译师:这部论典的论义是什么,那部论典的意义是什么。论师对答如流,将所有论典的要义全答了出来。阿底峡尊者说:“早知道你这么厉害,我还来干嘛!”但最后阿底峡尊者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把佛法所有的窍诀都融合在一座上修习,你会怎么修?”这位仁钦桑波译师想了一下说:“就按照各个仪轨里所讲的修就行,仪轨怎么讲就怎么修。”这么回答是不是也挺对的?净土按净土宗的经典修,密法就按密法的仪轨修……阿底峡尊者听罢叹气道:“这样看来我来藏地还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有必要?尊者就是要把所有佛法全都结合在一起,用窍诀式的方式告诉修行者该如何修——这就是传承上师们住世的极大意义。
我们学习的每一部论典,开篇几乎都会赞叹学习该论典的功德利益,比如《中观》是如何好,不学《中观》就不能解脱;戒律特别好,没有戒律作为基础不能获得解脱等等。我们看罢就懵了,不知到底该修学哪一个,是念金刚萨埵好,还是修药师佛好,或者念阿弥陀佛算了,像这样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法王如意宝就告诉我们:不用抉择那么多,我把所有法门都汇合在一起,修一个就等于修了所有的法——这就是窍诀的重要性和殊胜性。
这部论典就是结合了千经万论后的窍诀,总共只有几个颂词,抓住了,修行人一生也就足够了。
论义中的四部分靠“以果推因”的方式层层递进,不仅上师法王如意宝这样造论,藏地非常有名的宗喀巴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论》也如此,《三主要道论》几乎是每个寺庙都会学习,内容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而这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是“四主要道论”——再加上“人格贤善”;此外,在无二慧的基础上又讲到了密宗的甚深见解,令我们进一步对密法生起信心,并有因缘实修。
三、回向和末义。
在大致介绍本论的核心和脉络后,下面讲解具体内容。
顶礼句分二:一、顶礼文殊菩萨;二、造论的目的。
颂词说:“怙主诸佛智慧身,文殊师利童子尊,恒住八瓣莲蕊心,所言愿利诸有情。”首先对于颂词进行略释:一切众生的怙主就是十方三世诸佛智慧的总集身——文殊师利童子,希望您的加持恒时住在我的八瓣心莲上,依靠您的加持,愿我所说的一切语言和教言都能利益一切有情。前三句是法王如意宝祈祷文殊菩萨,后一句是法王如意宝造论的目的——不是要宣扬自己的功德,只希望能利益众生。
或许有人会想:干嘛要顶礼,不是修加行时才顶礼吗?顶礼可分为三种:
- 第一种是真正安住在和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中,这是最真实、最上等的顶礼;
- 第二种是中等的,即安住在相似的无二无别的法界实相中进行顶礼;
- 第三种是通常所说的,依靠头来顶礼上师的足,以身口意恭敬的方式进行顶礼。
在造论之前,一般都会有顶礼句,原因有二:
- 一是希望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遣除造论过程中的所有违缘;
- 二是希望具足顺缘;在这里法王如意宝还提到希望依靠文殊菩萨的加持,令教言利益广大无边的众生。
法王如意宝之所以会示现祈祷文殊菩萨,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缘:法王如意宝从小就对文殊菩萨非常有信心——他出生时就口称“嗡阿RA巴匝纳德”(文殊心咒);六岁时在石头缝里捡到了《文殊语狮子修法仪轨》,结文有一个颂词写着:“印度圣境一老人,高龄已至九十九,不识文字勤修持,一日得见文殊尊。“法王如意宝显现上想:“他那么老仅修持一天就得见文殊菩萨,我年纪这么小,应该也可以很快修成。”——法王如意宝年纪很小就示现了对文殊菩萨不共的信心。1987年去五台山时,法王如意宝亲自现见了文殊菩萨,并造了《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赐佛》仪轨,从此后他所造的论典都以祈祷文殊菩萨作为顶礼句的对境。不仅仅是法王如意宝,以前、现在和未来的诸佛都是依靠文殊菩萨劝请发起菩提心才成佛的。在《佛说大净法门经》中讲:过去、未来、现在包括我在内的诸佛,都是依靠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才发起菩提心的。这就是文殊菩萨的功德力,佛陀依靠这样的方式来赞叹文殊菩萨不可思议的发心力。因此,由于法王如意宝和十方诸佛的因缘,我们要祈祷文殊菩萨。
有的人或许会想:祈祷文殊菩萨不就是获得智慧吗,我又不去讲经说法度众生,要智慧干什么?其实在所有修行佛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智慧,包括依止上师——最开始要依靠我们的智慧来观察和抉择,这位上师值不值得依靠?修学过程中不是要对上师的教言加以分别,评判好坏,而是要以智慧去依止教言。想要善巧圆满也需要智慧,有时上师跟你说句话,可能过很多年你才能体会出上师当时的密意,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以至于需要很多年的积累,但有的师兄不一样,只要上师说一句话甚至一个微笑,他就能马上了解到上师的密意并依教奉行,这就是智慧。
不仅是闻思者、讲经说法者,所有的修行人都需要智慧。这并不是指你的口才有多好,理解经论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能理解上师的善巧教言,顺利地闻思修佛法,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祈祷文殊菩萨要依靠信心。一方面信心可以通过阅读公案和上师教言而生起,另一方面自己要真的相信文殊菩萨有加持力。依靠真正百分之百的信心,才能获得百分之百的加持和智慧。如果你在那里想:文殊菩萨有没有智慧?他会不会偏心?我也不是特别精进,给他的供品也不丰富,也没去过五台山,是不是跟文殊菩萨不太有缘?抱着这种疑惑和怀疑去祈祷,信心打了折扣,获得的加持也就打了折扣。我们要相信:文殊菩萨的加持力就像母亲爱她的独生子一样——把全部的爱、家产,一切能给的都给他——文殊菩萨对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的,依靠这样的信心去祈祷才能真正地获得加持。这就是法王如意宝祈祷文殊菩萨及诸佛在文殊菩萨面前发起菩提心的原因。
颂词中“怙主”指真正唯一的依靠。以前的依靠有很多,比如小时候我们认为父母是依靠,摔倒了肯定哭着叫妈妈,这是大部分人的反应;接下来读书,分数是我们的依靠,有了高分最起码不挨打,在班上也有一些荣誉,觉得读书是个出路;生病了医生就是依怙,我们会着急地跑去找医生看病,不论他开的什么药都照吃不误;后来工作是依怙,因为要挣钱养家糊口;再后来可能感情是我们的依怙,我们需要一个很安心很温暖的家庭,生命才有动力继续走下去;接着孩子成为依怙,没了孩子好像整个人生都过得没意义了……但这些依怙真的是最究竟的吗?想一想:有些人的父母已经离去,不再成为他自己的依靠;小时候考的一百分和零分对于长大以后也没有任何意义;感情在不断迁变,今天好明天不好,我们因此生了多少痛苦?金钱呢?医院里的病人拿着几千万几百万也救不回自己的命,金钱也不是依怙……
真正的依怙是谁?就是诸佛菩萨、大恩上师,他们恒时都不会舍离我们。这不是说上师可以天天跟着你,也不是打电话上师一定会接,或上师对我们多微笑一下,而是上师用他真正的慈悲心关爱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会用各种各样适合你的方便来引导你,使你获得最究竟的解脱,这才是真正的依怙,他恒时都没有欺骗过我们。
有时我们会想:上师离我们太远了,一年甚至很多年才能见一次。我生病时上师又不能来看我,给我倒杯水;我工作上出问题了,上师好像也不能马上给我解决,上师真的是依怙吗?真的是!只要我们诚心祈祷,上师的加持一定无处不在!比如有的师兄生病了,通过祈祷上师症状真的减轻了,至少他内心当时就远离了痛苦;有的师兄家庭出了问题,依靠上师的加持也得以解决……虽然这些都是暂时的,但他们也确实获得了利益。还有,我们在轮回中如此迷茫地漂泊、不知所措,只有依靠上师加持才可以有个真实的归宿,上师才是我们真正的依怙。我们不能把暂时解决问题的人或事当作依怙,而要把真正最究竟、最可靠、永远也不会“倒”的那个人当作真正的依怙,他就是上师,上师相续中的慈悲心和智慧具有真正的加持力。
通过理解“怙主”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们随时随地要生起把上师当作唯一依靠的信心。正如《前行引导文》中所说,哪怕夏天里吹来的一丝凉风,也要想做是上师的加持。
- 如果我们生病了,要想到这是上师在加持我,使我了知生病的痛苦,了知还有其他众生跟我一样在感受病苦,所以,要努力精进修行;
- 如果我们获得了一些快乐,要想到这是上师在鼓励我们,告诉我们修行也应该轻松、愉快地进行;
- 如果我们因为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而不高兴,要想到这是上师在考验我们的境界——最初可能只要别人一骂,我们就会生气;学了一段时间佛之后,别人再骂我们时,我们可能会想:“虽然我很想生气,但是我要强忍着不生气,我要笑一下。”再往后,可能我们就会想:“别人骂我们也没有关系,都是上师的加持。”这样,我们心里就不难受了——违缘也是上师给我们的加持。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不久前曾经开示说:很多人说把身、口、意供养给我,把身、口、意供养给我是什么意思?就是努力奉持善法,依教奉行。
我们思考一下:应该如何把自己的身、口、意供养给上师?
上师需要我们的身体做什么呢?是端茶送水?那样的话,每个人给上师端上一杯水,上师就是整天喝也喝不过来。实际上,把身体供养给上师就是我们多发心做善事,师兄弟们之间多互相帮助一些,这就是真正在用身体承事上师。
如何用口供养上师?也不是我们天天在上师面前赞叹:“上师您的功德无量无边,您的智慧非常超胜。”上师不需要这样的赞叹。真正用口供养上师就是我们真正善护自己的口业,不东拉西扯聊家常,而是多念一些咒,多一些关心道友,多弘扬一些佛法。
用意供养上师就是我们要多忆念上师,而不是今天生起贪嗔痴,明天又生起嫉妒烦恼。虽然凡夫人很难避免这些非理作意,但是我们要在它们刚生起来就赶紧忏悔。
所以,如果我们把上师当作依怙,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供养给上师,上师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把上师最珍爱的佛法留存在心里,并且精进修持,这就是给上师最好的礼物。上师总是跟我们说:“来到这里(指扎西持林)后不要总打电话,要去转山。”就像母亲用最慈悲的心叮咛孩子:“你要好好地穿衣服,我不在家时不要调皮,晚上要把门栓锁好。”上师最珍爱的是佛法,他告诉我们要去绕转经轮、转塔、念咒,就像母亲叮咛孩子一样。如果我们真正依教奉行,把自己的身、口、意都归于善法,就是真正地把上师当作怙主。
所以,此处“怙主”体现了对上师的信心,我们也讲了应如何依教奉行,如何才是真正把身、口、意供养给上师。
下面讲到诸佛智慧的总集身——文殊师利童子。
诸佛菩萨在因地时会发下各种不同的愿力,如观世音菩萨是大悲心的总集,依靠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加持,祈祷观世音菩萨我们就很容易生起慈悲心和菩提心。文殊菩萨殊胜的地方(因地的愿力)在于智慧,所以文殊菩萨是十方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诸佛智慧身”)。很多仪轨中都讲到我们如果想获得智慧,都要祈祷文殊菩萨。
关于“童子”有两种解释方式:一)、因为文殊菩萨经常示现十六岁的身相利益众生,十六岁是非常年轻的年龄,所以用“童子”形容。二)、“童子”指我们内在的佛性。密法中有“内明童子瓶佛身”的比喻——“内明”指我们本来的心一直都是光明的状态,“童子”指这样光明的状态一直存在,没有老、死、生、住等迁变,所以用“童子”来形容。“瓶”指“瓶子”,瓶子如果有颜色,如大家用的保温杯,我们从外面就看不清楚里面装的究竟是茶、牛奶还是白开水。同样,光明的、从来没有迁变的佛性在我们的心安住,却被烦恼、习气、无明包裹住了,所以不能现前,如同水在瓶子里装着却看不到一样,所以叫做“内明童子瓶佛身”。从这个角度讲“童子”指最究竟、最真实的皈依和智慧的总集,其实就是我们本来安住的心。我们要通过努力修行使心性开显,最终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当中。
“恒住八瓣莲蕊心”里的“恒住”形容不是短暂而是永远的安住。《前行引导文》里也讲过:吃饭时把上师观在喉间来供养,走路时把上师观在右肩来旋绕,睡觉时观想上师放光融入自己的心间,我们每天的行住坐卧都不离开上师,时时刻刻都不忘记上师,这就是“恒住”的意思。“恒住”是真实的祈祷,如果我们只是在每天修上师瑜伽时祈祷的半个小时里想起上师,而在其余二十三个半小时把上师忘了,这不叫真实的“恒住”,只是短暂的安住,经常会被其它各种各样的分别念所打断。“恒住”是在时间方面随时随地想着。
我们刚开始时可能不能虔诚地相信上师就是佛,我们有时会忘记掉这点,但是没有关系,刚开始只要我们心心念念记着上师就可以了,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恒住”也告诉我们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修上师瑜伽。我们生气时,马上要想到如果上师此时正好在自己面前,我们肯定不敢生气——上师如果在我们面前,我们就特别庄严,笑容满面,脾气也特别好,但上师一走,我们就故态复萌,上师不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心就远离上师,这就是修行没有用到功的缘故——我们要时时刻刻忆念上师,如果生起了烦恼,我们忆念一下上师,烦恼就真的马上没有了,大家都应该有这个体会;非常紧张时,我们一想起上师,马上就不紧张了,这就是忆念上师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如果我们的信心真的到了量,心里真的把上师想在跟前了,那么,我们所有的身、口、意都会如理如法。“恒住”两个字已经讲到了所有祈祷和修行的窍诀。
“八瓣莲蕊心”中的“莲蕊”比喻心,把心形容为八瓣莲花是密法的提法,是表法,在此不再详述。莲花有一个特点:太阳照时才开,不照就闭合起来(我们可以观察荷花池里的荷花,傍晚时就沉下去闭合了,到大约早上九、十点钟太阳照射才会开)。这里比喻文殊菩萨的加持就像太阳,而法王如意宝的心就像莲花,依靠加持才能打开心里的智慧。同样,我们也要依靠上师加持的阳光才可以打开心里的莲花。
从“恒住八瓣莲蕊心”这句我们可以看出,法王如意宝是如此得了不起,但他老人家示现上都希望文殊菩萨恒时住在自己心间给予加持。而上师仁波切(希阿荣博堪布)一刻都没有忘记过他的上师,每次讲到法王如意宝时都十分思念,甚至流下眼泪。上师仁波切经常说,扎西持林要依靠法王如意宝的传承,法王如意宝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两位上师的显现,都是在教导我们也要时时刻刻忆念,一分一秒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传承上师。来到扎西持林寂静地后,大家要非常珍惜在这里的时间,要精进用功,时时刻刻都要祈祷上师,即法王如意宝所讲“恒住八瓣莲蕊心”。
祈祷上师后我们应该干什么呢?就是“所言愿利诸有情”。上师真正希望的是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我们祈祷上师住在自己心间,不是要上师容忍我们为非作歹,而是要把上师真正的心意融到我们的心意当中,也要去弘法利生。
有时利益众生好像很抽象,那么,应该如何利益众生?讲经说法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式;但利益众生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给一只蚂蚁念几句观音心咒,这是在利益众生;帮其他师兄打开水或者师兄有高原反应时进行照顾,这是在利益众生;如理如法地修行也是在利益众生——上师仁波切在《次第花开》中说:“对于初学者,我们安静下来老老实实闻思修行,就是在利益众生。”我们的身口意如理如法了,别人自然就对佛法生起信心——我们来到扎西持林后不散乱,其他师兄就跟着我们也不散乱,也是在利益众生;本来我们脾气不好,后来变好了,也感染了家人,这是在利益众生。所以,利益众生不是那么抽象,好像一定要做大事才行,实际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利益众生。有些师兄曾经说过,上师仁波切可能很长时间里没有单独跟他说过一句话,但在他念咒时,上师对他微笑了一下,之后他就信心倍增,甚至回去很长时间后都因为这个微笑而一直精进行持,所以,一个微笑也是在利益众生——当然这是上师仁波切的境界。我们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很低、很柔软,也是在利益众生。所以,真正的祈祷上师,不是执著于“祈祷上师”的某种形式固相——“我在精进祈祷上师呢,你别跟我说话。”
有的道友可能会想:“祈祷自己的上师还是挺容易的,因为上师对我们真的有无量恩德。”每个道友说起上师恩德时,好像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有时可能也有疑问:“上师经常要我们祈祷法王如意宝,现在又要我们学习法王如意宝的论典,这是为什么?”这是饮水思源的道理。上师经常讲他的根本上师是法王如意宝,没有法王如意宝,就没有现在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自己想一想,没有爷爷就没有父亲,这是一个道理。
以前藏地有个修行人剃光了头发后,当他把自己的上师观在头上时,总是想自己的头太滑,上师坐不住,总掉下去。于是就去问他的上师:“上师,您看我剃光了头,您在我头上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呀?要不以后我不剃头了”。这是把上师观成了实有的状态进行祈祷。其实上师们都是智悲的化身,是无二无别的,法王如意宝不会和上师打架,不会要求弟子只能观想自己而不可以观想其他上师或同时观想两个。我们观想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时,上师和法王如意宝就是一个本体,没有任何差别;观修金刚萨埵时,金刚萨埵和法王如意宝、上师一模一样,也都是一个本体。我们要依靠恭敬虔诚的信心,把上师真的当作佛,不用我们凡夫的分别心去揣度上师的智慧。凡夫的分别心有好有坏、高兴或不高兴、有远有近,但在上师们的心中没有这些。
下面讲最后一句:“所言愿利诸有情”。刚才我们讲到了法王如意宝,现在再回到我们今天听课的心态,大家想一想,从听课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一个半小时了,我们的心相续中有没有生起过这样的念头:我在这里听课不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其他的有缘众生。这样一刹那的念头,就是愿菩提心的初发起。我们要想到,今天在这里听课,法王如意宝之所言是要利益众生,那我在这里听课,也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要有这样一个发心。你的发心有多大,你的力量就有多强,你的信心也就有多大,也就可以获得多大的加持力。相反,如果修行只是为了自己,这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就已经和真正菩萨道的修行背道而驰了。一定不要忘记所有大乘教言中,利益众生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如果对大小乘的所有窍诀进行归纳,就是一句话——小乘依靠出离心,大乘依靠菩提心,大小乘的差别唯一依靠菩提心来评判。什么是菩提心?法王如意宝讲,菩提心就是利益众生的心。利益众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的,众生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我们一想到众生就好像想到了茫茫人海,落实不到具体的生活中;众生其实就是大家身边坐着的这些师兄弟,就是这些道友们。我们一说到利益就好像是一个高者在施舍下者,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利益是饶益心、同理心——上师总说以自心换他心,是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心,这就是最初的菩提心的基础。听课的时候,我们要发一个广大的心,要发利益众生的心,而不要让自己的发心非常狭小,不要局限在只有自己的境界中。
下面我们讲论义部分。关于论义部分,我们前面讲过,本论所有的核心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有四点:第一个是密法;第二个是菩提心;第三个是出离心;第四个是贤善的人格。
关于密法,法王如意宝是用两个颂词来讲解的,第一个颂词告诉我们修行无上大圆满的功德,第二个颂词告诉我们,我们有因缘修行大圆满。
关于密法的功德,颂词讲:“甚深光明大圆满,仅闻词句断有根,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凡夫人非常难以理解的光明大圆满法,即使仅仅听到它的词句,也可以断除轮回的根本。如果是上根利智者,修行六个月就可获得解脱的佛果。这样殊胜的教言,我们应该铭记于心,不要舍弃。
大家知道一个小乘修行人需要修行多长时间才能获得缘觉的果位吗?一百大劫!他要在一百大劫中积累福慧资粮,然后才能在最后一生获得缘觉果位。一百大劫!一个大劫是非常长的时间量词,要有一百大劫!可谁敢保证自己下一世不堕落呢?很难吧。
大乘当中,菩提心依靠发心的力量可大致归纳为三种分类:
- 第一种是想自己先成佛的,这种修行人要三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修成佛;
- 第二种是想着我和众生一起成佛的,这种修行人要七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
- 最后一个是上等的发心,所有的人都成佛了我再成佛,这种发心需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
——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过程啊!
而修行大圆满的窍诀,成就只要六个月。——只要我们有信心,真正地努力行持,六个月就可以获得解脱,这是不是比其他方法快得多,简练得多?这就是大圆满殊胜和不可思议的地方。法王如意宝通过时间来告诉我们大圆满法的功德,让我们生起欢喜心。
宁玛派最高的法是大圆满。一般来讲宁玛派自宗会把所有的佛法分为九个次第:
- 显宗包括:声闻、缘觉和菩萨;
- 密宗中有:事续、行续、瑜伽续,再到更上一层的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大圆满就是阿底约嘎,是宁玛派最为甚深、最为究竟的修法,此修法本来自然具足了所有功德,不需要再向外求了,所以叫“大圆满”。
- 如果是“小圆满”、“中圆满”或者是“不圆满“,那就还需从外面再“借点”来;但大圆满不需要,因为它本就如是具足,所以叫大圆满。大圆满法主要宣说的是,众生的心性本来就是明空双运的,具足了一切功德。
大圆满是听闻解脱、见解脱、系解脱、触解脱。什么意思呢?就是:
- 只要你看到大圆满法的法本,或是顶礼、佩戴、触摸到,就可以获得解脱;
- 甚至仅仅只是听到大圆满法的一点点词语,也可以斩断轮回的根本,所以颂词当中讲“断有根”。“有”是指三有轮回,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 轮回的根本是什么呢?轮回的根本就是执著。我们相续中的人我执、法我执会产生烦恼障、所知障,最后就流转于轮回当中而不得解脱。大圆满正宣说了对实执的正对治——明空双运的法界实相,依靠其窍诀可直接证悟心性,因此仅仅听闻词句就可断除三有轮回的根本。
- 上根者,修行六个月就可获得解脱;
- 中等根机者,今生临终时就可获得解脱;
- 下等根机者在中阴或者来世,必定会获得解脱。这样,我们的修行和轮回流转就已经有了时间终限了。
就像我们转山,如果围着山一直绕下去,根本就没有尽头,这是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你一直走,一直走……,始终没有结果,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半小时就走回来了,你心里会想:啊,那没事,我身体不好也可以去的。同样的道理,轮回没有边界,如果你就这么一直轮回下去、轮回下去,大家可以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你今天在这里,明天老了、死了,然后再来一次,可能跟今世一样,甚至可能还不如今世,然后再下一世,再下一世,再下一世……茫茫无期。
如果反过来,因为大圆满法的功德,我们的轮回有了终了的时限,并且这个期限非常短——哪怕是下根者,也已经下一世必定可获得解脱。所以,法王如意宝说,一定要将此甚深的大圆满窍诀深深记在我们心里。为什么要深深记在心里?因为只有记在心里了,才能对其生起信心,唯有不忘记,才能够努力修持。如果有一件非常要紧的事要办,你会放下所有其他的事情,心里一直记着,念念不忘,非常惦记,直到办好了你才会安心。同样,如果我们把对密法的信心始终铭记在心,就会依此而付诸行动,努力进行修持。所以,法王如意宝在这里说,一定要把这样甚深的窍诀和真实不可思议的功德记在心里面。
反复串习,将其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信心提升上去;有了信心之后,还要依教奉行,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密法修行人。
有人会说,密法真那么了不起吗?是不是你自吹自擂呀,你说修密法六个月能成就,真有人成就吗?
是的,真的有人成就。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法王如意宝传讲《大圆满心性休息》时,有个叫明慧的比丘尼,本来她因为身体不好,在山下治疗。但她对法王如意宝及密法有非常大的信心,她直接回到了学院,在学院每天听法并实修。法王如意宝讲完《心性休息》之后,她就下山了,下山之后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她是四川雅安人,之后她在雅安的寺庙里一直一边祈祷上师一边修行。圆寂那天,从她听法第一天算起刚刚好是六个月。圆寂后,她的身体真的缩小了。此事为当时很多人亲耳所闻,真实不虚,时间也很近,就发生在九十年代,是我们汉族弟子依靠信心而获得成就的真实案例。她修行时忍受了巨大的病痛,最后依靠对上师及密法的信心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关键在于我们肯不肯行,肯不肯做,有没有那样的信心——我们一定要把信心提起来。真实、努力地依止上师,才能真正地修行。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评论
发表评论